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下免抵退税额的计算
按照现行出口退(免)税政策规定,国家对专为加工出口商品而进口的料件,免征进口关税和增值税,海关纳入保税货物监管。按照出口退(免)税不征不退的原则,在计算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时出口货物销售价格中的进口料件成本部分不应当作为计算依据,同时在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时进口料件成本部分成不应当作为计算依据。因此,在计算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下免抵退税额时。除了在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以及免抵退税额两个方面与一般贸易不同以外,其余均与一般贸易条件下免抵退税额的计算完全相同。
1.当期应纳税额的计算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
2.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若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时,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为零,不够抵减部分结转下期继续抵减。
3.免抵退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税购进原材料包括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其中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其他有关规定中列名的且不能按规定计提进项税额的免税货物;其中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价格为组成计税价格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格+海关实征关税+海关实征消费税
若免抵退税抵减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时,免抵退税为零,免抵退税抵减额不够抵减部分结转下期继续抵减。
4.当期应退税额和当期免抵税额的计算
(1)计算退税的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
当期应退税额=计算退税的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2)计算退税的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退税额=0
【例1】假设某生产企业有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征税率17%,退税率13%,当期全部进项税额300万元,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到岸价200万美元,内销收入1000万元,出口销售收入300万美元,外汇牌价1美元=8.3元人民币。假设本月单证信息齐全(没有以前月份单证信息齐全数据,没有上期结转的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同时没有上期结转的免抵退税抵减额),符合退(免)税申报的相关规定,期初无留抵税额,计算当期应免抵退税额。
(1) 计算当期应纳增值税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200×8.3×(17%-13%)
=66.4(万元)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300×8.3×(17%-13%)-66.4=33.2(万元)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1000×17%-(300-33.2)
=-96.8(万元)
(2)计算免抵退税额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200×8.3×13%
=215.8(万元)
当期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300×8.3×13%-215.8
=107.9(万元)
(3) 计算应退税额、免抵税额
因为计算退税的期末留抵税额96.8万元<当期免抵退税额107.9万元
所以当期应退税额=计算退税的期末留抵税额=96.8万元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107.9-96.8
=11.1(万元)
【例2】假设某生产企业有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征税率17%,退税率13%,当期全部进项税额300万元,进料加工免税
进口料件到岸价320万美元,内销收入1000万元,出口销售收入300万美元,外汇牌价1美元=8.3元人民币。假设本月单证信息齐全(没有以前月份单证信息齐全数据,没有上期结转的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同时没有上期结转的免抵退税抵减额),符合退(免)税申报的相关规定,期初无留抵税额,计算当期应免抵退税额。
(1)计算当期应纳增值税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320×8.3×(17%-13%)
=106.24(万元)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300×8.3×(17%-13%)-106.24
=-6.64(万元)
由于免抵退税不得免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
率),因此,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为零,6.64万元结转到下期抵减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1000×17%-(300-0)
=-130(万元)
(2)计算免抵退税额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320×8.3×13%
=345.28(万元)
当期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300×8.3×13%-345.28
=323.7-345.28
=-21.58(万元)
由于免抵退税抵减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出时,因此免抵退税额为零,21.58万元结转下期抵减免抵退税额。
(3)计算应退税额、免抵税额
由于计算退税的期末留抵税额130万元>当期免抵退税额0,
所以当期应退税额=计算退税的期末留抵税额=0
当期免抵税额=0